“我们的系统每年可处理43万吨污水,水质好,产量也高,农民年效益可达200万元,新增就业岗位20多个,村集体收入增加近70万元。”江南初春,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甲泽渔村党总支书记沈祥根,正计划对全村400亩养殖尾水净化生态示范点进行标准提升,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“双增”。12bet官方手机版APP
这个昔日的湖畔贫困村、弱村,在党建指导下,刮起了村企合作的“春风”,走上了一条“产兴、民富、生态美”的乡村振兴新路,也奏响了武进区集体经济全面淘汰弱村的凯歌。
如鱼得水,“一串串”出了繁华的一天
常州葛湖岸线数十公里,一望无际,春意盎然。3月8日上午,江苏玉年农林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湖中放鱼苗。“临近春分,湖水温度开始回升,养殖的鲢鱼食欲好转,正是放苗的好时机。”在过去的几年里,该公司的员工高建明和他的同事们测量了鱼苗样本的“高度”和“重量”,然后将它们扔进湖中,总共有80万只鸟。
高建明是甲子镇渔村村民,在湖上工作了30多年,黝黑的皮肤是他的“特殊标志”。在这个地区唯一的水产渔村,村民们几乎都是像他一样的职业渔民,几十年如一日地以围网养殖的方式努力工作,湖水水质也受到了“伤害”。2018年,常州市实施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源保护工作和养殖围网整治工作,渔村3000多亩围网全部拆除,全村187户587名村民弃水退捕。